《地藏菩萨传》第三十章 一碗米饭,也是在布施

《地藏菩萨传》第三十章 一碗米饭,也是在布施

|“沃唐卡”官网全站导航|

|十二生肖守护小唐卡|——|最新唐卡价格行情走势|——|收藏级唐卡推荐|

|佛像总集·佛像绘制参考|←此处图册可供参考学习

|古代唐卡图册|←古代唐卡藏品复制定制可参考这里

|唐卡寄卖|←画师唐卡直卖的唐卡可参考这里

沃唐卡官方告知:由于一些唐卡画师的手机像素偏低,有的唐卡实拍图未必能清晰表达出整幅唐卡的效果,需要了解详情的朋友可联系沃唐卡,告知唐卡编号即可了解该唐卡的细节及相关介绍。

“沃唐卡”官方唐卡评估等级:入门级–精品级–珍藏级–收藏级–艺术级

|已结缘·可参考定制|←此处唐卡可参考后定制

|待结缘·可恭请唐卡|←此处唐卡可恭请结缘

|藏密真言·心咒密咒|←此处目录可参考定制

|藏密坛城·曼茶罗|←此处目录可参考定制

|唐卡嘎乌盒·吊坠小唐卡|←此处目录可参考定制

沃唐卡24小时短信咨询热线:13661344269(提供“沃唐卡”唐卡编号可通过短信询价)

沃唐卡微信(wechat)咨询号:MasterQiRu(收藏级与艺术级唐卡设计定制)

安忍不动,犹如大地;

静虑深密,犹如秘藏。

释地藏在九子山人迹罕至之处安顿下来之后,回想自己入唐二十多年的参修经过,梳理所学的各宗各派的佛教义理以及修证方法,深深感到,若无佛经原典为镜鉴,必将歧路丛生。于是,他下山直奔南陵,请俞荡居士为他抄写四部佛经:天台宗宗经《法华经》,华严宗所依经典《华严经》,法相宗与达摩之禅所共依的《楞伽经》,以及世尊入灭之前所说的最后一部经典《涅槃经》。

俞荡说:“《华严经》长达八十卷,就是请多人分头抄写,恐怕也需要一些时日。我估计,大约得半年时间。”

释地藏道:“贫僧不着急。你何时抄写完毕,我下山来取。”

“那倒不用,到时候,我派管家带人给您送去。”

临别,俞荡拿出一柄制作精美的禅杖,上部的杖头装有金属所制的塔婆形,附有大环,大环上穿有小环,摇动时会发出清脆的金属声。僧人行脚时,可用于惊动、驱除毒虫等动物;行乞时,用来警觉施主——根据佛陀的教诲,古代僧人乞食入人家,不能敲门,应该振杖出声。俞荡给释地藏专门定制的这条锡杖,通体金色,顶头还镶嵌了一块红红的宝石,很是璀璨夺目。

释地藏说:“贫僧在山中随便拣一根藤木即可为杖。俞居士,你这是何必呢?”

俞荡说:“您长期居住在荒无人烟的深山,肯定会遇到虫狼虎豹,必须有一根结实的禅杖防身。至于那宝石,是管家夫妇执意要安装的,说是聊表心意。”

说着,俞荡又往他行囊里塞了一些银子。释地藏笑道:“在我那山谷之中,金银珠宝还不如沙土有用。你给我带那些干什么?若可能,你给我装一些米粮好了。我自己虽然可以以松花、野菜充饥,但怜生毕竟还小,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不敢太委屈他。”

俞荡笑道:“大师您真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高人。从南陵到青阳,路途遥遥,您背上百十斤米,岂不累死!我给您的这些银子,是让您就近在山下买一些食物及日常用品。”

释地藏不好意思地摸摸自己的光头,自嘲说:“贫僧山居日久,忘了银子还是有些用处的。”

半年后,俞荡派人将抄好的四部佛经送入山中。释地藏如获至宝,自此隐山,渴饮涧水,饥食白土,迹绝人里。

转眼,释地藏入住东崖已经三四年时间,小怜生也长成了小小少年。师父一有空闲就教他读书识字,偶尔也指导他打打坐、念念经。怜生虽然从小失去了父母,但在释地藏的护佑下,健康成长。山中缺粮,释地藏总是先让他吃饱,自己再在剩饭里掺进一些观音土果腹。怜生冰雪聪明,慢慢学会了摘野果、剜野菜、拾干柴。因此,一老一少一白犬,在这与世隔绝的九子山中生活得有滋有味,简单而快乐。

那年深秋,释地藏看看怜生身上破破烂烂,已经无法再缝补的衣裳,心里有些过意不去——七八岁的孩子,已经到了要强的时候,不能再让他穿这些露肉的衣裳了。再说,冬天快到了,该给他准备过冬的棉衣了。而且,粮食也快吃光了,必须下山化缘去了。

“师父,还去吴老先生家吧。”怜生说。

“咱们不能总麻烦吴用之老居士,他家大业大,但用项也大。咱们不能成为人家的负担。”

“那就去南陵吧。俞荡员外可是总盼着您去呢。”怜生眼睛发亮——心里很向往。可是,师父却说:“南陵太远了,来回路上得好几天,太耽误工夫。我想,就到山下附近的村庄募化吧。”

怜生眼里的小火苗熄灭了。他略等片刻,说道:“师父,冬天也得多储备一些烤火的木柴,明天,我……”

释地藏心里像明镜一样——小怜生长大了,要脸面了,不愿意再跟他去化缘乞讨,生怕遭人白眼。他呵呵一笑,说道:“那你明天就留在山上吧。”

第二天一大早,怜生早早起床,打柴去了。释地藏独自一人向山下走去。半路上,他忽然看到善听跟了过来,便将它召到跟前,蹲下来对它说:“山里只留下怜生一个小孩子,我不放心。你回去和他做伴去吧。记住,要好好看护着他。”

释地藏爱怜地拍拍善听的脖子。于是,白犬听话地折了回去。

山路曲折难行,释地藏来到山下村落的时候,已是日上三竿了。九子山民众很淳朴,你家一升米,他家二尺布,纷纷布施。临近中午,释地藏刚要到一户人家用斋,忽然感到一阵心惊肉跳,脑海里掠过一阵不祥的阴云。他顾不得吃饭,背起募化来的东西,赶紧回山里去了。

他三步并作两步,飞一般赶回东崖岩洞。然而,里面既没有小怜生的身影,老犬善听更没有像往常那样远远地跑来迎接。

他们去了哪里?

他侧耳倾听着山里的每一缕动静,似乎隐隐约约地听到后山有孩子的哭声。

山里别无他人,一定是怜生!

原来,怜生长在没有人烟的深山,很少与外人相见,自然很腼腆。他生怕师父变卦,带他下山要饭去,所以就以砍柴为名,躲到后山。后山更为荒僻,连樵夫都从不光临,因而他不一会儿就捡了两大捆干柴。看看日头尚早,他就在林中玩耍起来。

山间丛林弥漫着醉人的清芬气息。啄木鸟正在“咚咚”地工作着,喜鹊拖着它的长尾巴正在树上搭房子,它们各忙各的,都不理睬小怜生。而一只叫得很好听的小鸟却像是故意逗他玩,总是让他只闻其声,不见其影。追寻着鸟的鸣啭,他渐渐走进了密林深处,走近了一团干枯的烂草——

那是一只静静卧着的华南虎!怜生猛然间发现老虎的时候,老虎自然早已注视着他。幸好从小生活在山上,于是他以最快的速度爬上了距离他最近的一棵树。

人们都说,老虎是猫的徒弟,狡猾的老猫唯独没有将上树的本领教给它。所以,当背信弃义的老虎最后想吃掉老猫的时候,老猫赶紧爬到了树上。

老虎虽然不会爬树,却能借助超强的弹跳力,抓着树皮扑到一丈多高的地方。而怜生慌不择路——应该是慌不择树,他就近爬上的这棵树的树干只有茶碗粗细、两丈来高。老虎每次扑上来,几乎能够到他的脚。而树干分叉后的树枝太细,难以承受他的体重。再加上老虎的体重达三四百斤,每次扑上来的时候,小树摇晃得十分厉害,好几次他都差点被摇晃下来!

没办法,浑身哆嗦的小怜生只能拼命死死抱着树杈,不敢松手。一次,两次,三次……饥肠辘辘的老虎一次次地上蹿下跳,力图将小怜生扒拉下来。坚持,坚持,再坚持!老虎与怜生为了各自的目的,都在坚持着。

趴在树上本来就耗费体力,加上紧张过度,小怜生的力气越来越弱,腿肚子开始抽筋,胳膊也酸麻。最终在老虎又一次扑上来撼动小树时,他就像一枚熟透了的果子,惨叫着从树上坠落下来……

小怜生的惨叫之声,响彻山野!

然而,老虎咬到嘴里的,却是善听,白犬善听!

就在怜生惨叫一声坠落下来,老虎猛扑过去的时候,善听也嗅着他的气味找到了后山。当老虎张开血盆大口咬下去的刹那,善听若是攻击它的咽喉或者它的软肋,固然能使它重伤,但却无法制止它撕咬怜生。而一旦落入虎口,怜生必然小命不保!因而,善听不是扑上去攻击老虎,而是撞开怜生,将自己的身子直接送进了虎口,因而它的脖子被老虎狠狠咬了一口!

那不过瞬息,怜生趁机爬上了一棵大树,一棵老虎无可奈何的大树。而被鲜血染红了白毛的善听居然站了起来,凶狠地咆哮一声,好像要扑上去与老虎搏命!而这只华南虎也被善听的凶悍惊呆了,居然转身逃跑了。

老虎刚刚离开,已经流干最后一滴鲜血的善听便委靡倒地,渐渐停止了呼吸……

等到释地藏循声找来的时候,追随了他二十多年的白犬善听,身子早已经彻底凉了。抱着它的小怜生也早已哭哑了嗓子。

山中无皇历,悠然不计年。不知不觉,释地藏和小怜生住山已经六七年时间了。

不见孩子长,只见衣裳爽。山中野菜混杂糙米的粗茶淡饭,非但没有影响怜生发育,反而催发得他周周正正,十一二岁就长成了半大小子模样。苦难与贫瘠哺育的孩子更懂事、更勤劳,也更感恩。怜生小小年纪,却很知道体贴师父。为了节约粮食,释地藏长年坚持日中一食——每天只吃一顿饭,而且还要掺上观音土。尤其是冬季大雪封山之后,他经常入定,往往一定就是三五天。久而久之,他的身体日益枯槁。小怜生是个有心人,为了让师父补养身子,这一年他从深山之中采掘了许多黄精,经过九蒸九晒精心炮制,以便将来冬天时给师父做经久耐饿的黄精饭。

初秋的一天晚上,释地藏正在打坐,忽然听到睡梦中的怜生大放悲声,恸哭不止,而且夹杂着悲凉的呼喊。为了让他摆脱梦魇,释地藏轻轻叫醒了怜生。一定是刚才的梦境太悲伤了,醒来很久,怜生仍在哽咽、抽泣,而且再也没了睡意,躺在床上辗转反侧。

释地藏知道,怜生心中一定有什么放不下的事情,但孩子不说,他不会问。怜生终于按捺不住,爬起来说:“师父,我梦见我的爹娘了。他们,他们……”

小怜生浑身打了个寒战,停顿片刻,才心有余悸地说道:“那个地方,那个地方在一块巨大的岩石下,有一座深不见底的大池子,里面灌满了浓重的血水,腥臭难当。许多罪犯沉沦其中,头出头没,浑身被腐蚀得没有一块好地方。他们溃烂的皮肉一接触血水,就痛得死去活来,忍不住发出撕心裂肺的哭喊……”

释地藏不动声色地说道:“那是浓血地狱。堕落在那里的众生,生前多是一些恣情纵欲的人,违背伦常、忘恩负义的人以及肆意残害其他生灵、剥夺动物生命的人。”

怜生自己也明白,根据父母生前的业报,肯定会落入地狱。他眼泪汪汪、可怜巴巴地望着释地藏说:“师父,那个地方太阴森恐怖了!我父母他们太受罪了!我、我、我太难受了……呜呜……”小怜生忍不住又哭了起来。最后,他恳求释地藏说:“师父,求求您,请您施展一下神通,把我父母拯救出来。”

没想到,释地藏回答说:“我没有这个本领。不但我没有,就连佛陀十大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连,也无法用神通将他的母亲从饿鬼道中拯救出来。”

据《佛说盂兰盆经》记载,佛弟子目犍连得到大神通后,想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他用天眼观察,看到已经去世的母亲因生前贪婪吝啬,落入了饿鬼道中受苦,瘦得皮包骨头不成人形。目犍连十分伤心,于是用自己的钵盛上饭,用神力送给母亲吃。可是,饭刚送到他母亲手中,尚未入口即化成了火炭。目犍连又用钵舀了河水给母亲解渴,然而,本来清冽甘甜的泉水到了她的嘴边,就变成了铁水!

目犍连想尽了一切办法,动用了自己最大的神通,不但无法使母亲脱离苦海,甚至连一口饭、几滴水都送不到母亲口里。他无法救拔母亲的痛苦,只有求助于佛陀。释迦牟尼佛说:“每一个人所得的果报,都是自己的业力所感。莫说一个目犍连,就是所有神通广大的天王都去帮你,也不能奈何。因为,神通无法改变业力。”

目犍连跪在佛前悲号啼泣,请佛哀佑。释迦牟尼佛有感于目犍连的真挚孝心,特地为他指出了救济之法:在七月十五设斋供养十方僧众,能令一切罪障消除。因为这一天是夏安居圆满结束的日子,许多僧人经过三个月的修学,得以脱凡成圣。所以这一天也是佛欢喜日。十方僧众之中,有的已经证得阿罗汉果位,有的是十地菩萨,他们的功德像汪洋大海一样广大,是人世间最好的福田,在他们那里下一颗种子,就有极大的福报。因而,在这一天将食物放进大盆中,供养十方僧众,凭借众僧的功德之力,身陷三恶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的父母与亲友可以得到解脱,转生天上。

“噢,这就是七月十五盂兰盆节的来源。”小怜生恍然大悟,“那好,再等几天就是七月十五,我也去供僧超度父母。”

然而,他兴奋的神色转瞬即逝——他与师父穷得叮当响,哪里有钱呢?释地藏笑道:“咱没钱,却有你精心炮制的黄精呀。布施,并不以金钱的多少为标准。一个穷人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人,比那些富豪施舍千百万,更具功德。”

七月十五那天,释地藏与怜生二人来到池州一座十方寺院,参加盂兰盆节。说来也怪,那一天,也不知从哪里来了那么多的僧人,而且所有人都很喜欢小怜生供养的黄精饭。更巧的是,在这次斋会上,小怜生居然找到了自己的爷爷奶奶!

原来,怜生的父母外出谋生之后,他的姑姑嫁给池州一户殷实人家,女婿很孝顺,就把岳父母——怜生的爷爷奶奶接到了池州。因而,当年释地藏在金陵太平门一带没有找到他们。七月十五这一天,两位老人也来寺院做法事,为杳无音讯的儿子儿媳祈福。恰巧两个同样姓名的排位摆在了一块,爷爷奶奶又看到小怜生与儿子的相貌十分相似,于是无巧不成书,小怜生就不再是孤儿了,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家人。

盂兰盆节结束后,怜生的爷爷奶奶非要请释地藏到家里住几天不可。盛情难却,他就到池州城里小住了几日。

|沃唐卡古唐卡视频讲解目录|←唐卡视频讲解目录查询点这

|各类经文咒文及书籍索引|←经文咒文书籍查询点这

|唐卡文献资料索引|←唐卡文献资料查询点这

|唐卡造型资料索引|←唐卡造型形象资料查询点这

|沃唐卡分仓索引|←根据“沃唐卡”前3位编码查询点这

|唐卡线稿图册|←唐卡定制的白描线稿可参考这里

|沃唐卡合作画师作品|←“沃唐卡”合作画师作品可参考这里

www.WoTangKa.com-沃唐卡·官网:沃唐卡的国内专业的唐卡数据信息平台,提供全面的唐卡资料信息检索服务及成熟完善的唐卡仓储供应链服务!

“沃唐卡”唐卡平台为朋友们提供:加盟“沃唐卡”唐卡艺术中心、唐卡画师签约直供、唐卡艺术品投资、加盟“沃唐卡”唐卡供应链等服务

沃唐卡24小时短信咨询热线:13661344269(仅接受短信咨询)

沃唐卡微信(wechat)咨询号:MasterQiRu

友情提醒:需要唐卡图做背景或头像的朋友可以关注“沃唐卡”的微信公众号[“沃唐卡”或“wotangka”],直接留言唐卡编码以及您接收邮件的电子邮箱地址,沃唐卡客服小沃会在48小时内发送邮件给您!

(0)
上一篇 2023-07-25 15:43
下一篇 2023-07-25 15:45

相关推荐

唐卡预定·唐卡定制·唐卡设计·唐卡艺术品投资可联系微信(wechat)号:MasterQiRu